- · 《中国社区医师》栏目设[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收稿方[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投稿方[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征稿要[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刊物宗[06/30]
基于文献调研的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保护冲突类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随着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逐渐深入,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成为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研究重点。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
随着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逐渐深入,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成为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研究重点。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要求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
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冲突是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最具挑战的议题。中国的自然保护地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所面临的土地、人口和社区问题世界罕见,因此分析评价中国自然保护地现存社区问题对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大量已有研究文献,通过文本分析、绘图与核密度分析、叠加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保护冲突的类型和热点分布。为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建立自然保护地分类标准、整合优化现有自然保护地等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1 自然资源保护领域的保护冲突研究
保护冲突是自然资源保护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在不断提升[1]。冲突往往发生在多方利益相关者对于保护目标有不同的强烈立场,且当一方将其利益强加于另一方的时候[2]。Glasl提出用于定义冲突的“损害模型”(impairment),即冲突发生在一方从另一方的行为中受到损害的时候。冲突有3个基本特征:1)发生在两方之间,即受害者和施加方;2)施加方的行为是识别冲突的核心要素;3)冲突或损害的发生原因不应当与冲突或损害本身的表现相混淆[3-5]。当前对于保护冲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解释冲突如何发生[6-9];2)解释冲突如何扩大[10];3)研究如何对冲突进行干预或管理[11-12]。
在解释冲突方面,已有研究通过多种框架进行冲突描述。最常见的框架是人与野生动植物的冲突(human-wildlife conflict)[13]。此外,不同利益人群之间的冲突也得到重视,如保护和农业冲突、过度资源利用、土地利用和动物福利[14-15]等,进而产生多种冲突分类[16]。在个体或地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国外学者开始关注社区保护冲突的地理依赖性,在全球尺度比较冲突的类型、原因和保护管理战略,分析不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保护冲突的特征[17]。
国内已有研究以个体案例分析为主[18-21]。此外,高燕梳理了国外国家公园社区冲突的表现和根源[22];张秀青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冲突归纳为环境保护观念冲突、资源利用与分配冲突和管理权冲突[23];廖凌云基于案例文献研究将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冲突分为资源利用冲突、土地权属冲突、利益分配冲突和人兽冲突等[24]。
总之,国内对于社区保护冲突的识别、成因、演变和管理等缺乏理论研究和国土层面的案例比较和梳理。本研究试图从已有文献出发,分析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保护冲突的类型、地理分布和特征,为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社区协调发展制度提供参考。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在中国知网(CNKI)对主题词包含“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并且包含“社区”“居民”“村庄”或“聚落”的研究文献(期刊和学位论文)进行检索,共获得212篇文献。在此基础上,对上述文献所涉及的核心作者和关键词(如“冲突”“矛盾”)进行拓展检索,增补文献33篇。通过初步分析,剔除不相关的文献(如国外研究介绍、综述和总体建议等),共获得案例研究类文献共103篇,涉及自然保护地91个,以此建立基础数据库。
2.2 文本分析
基于保护冲突的定义和冲突损伤模型框架确立冲突识别的标准:发生在2个或多个利益诉求不同方之间,且一方的行为对另一方的利益造成了损害。
针对数据库文献,通过文本分析进行冲突识别,并对不同冲突类型进行编码。冲突类型在Ophelia Soliku的研究基础上,依据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特征进行调整。共分为九大类(表1)。
2.3 绘图与核密度分析
依托Arc GIS 10.0平台绘制自然保护地社区保护冲突分布图,并基于各案例所包含冲突类型的数量进行赋值。≥4种类型的赋值为15,2~3种类型的赋值为10,仅有1种类型的赋值为5。
通过核密度分析识别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保护冲突热点区域。核密度评估(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简称KDE)主要用于估计未知的密度函数,能够基于已有数据进一步确定冲突集中的地理区域,并预测未来冲突的可能分布。首先创建连续网格,以每个冲突点坐标为中心,通过核密度函数计算每个冲突点在指定范围内(半径为h的圆)每个网格单元的密度贡献值,距中心冲突点距离越近密度越大;其次对区域内每个冲突点进行计算,相同位置的密度叠加,得到整个区域的分布密度;最终形成一系列的标准等值线。
文章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网址: http://www.zgsqyszzs.cn/qikandaodu/2021/021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