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社区医师》栏目设[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收稿方[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投稿方[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征稿要[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刊物宗[06/30]
新机制疏解群众心头事綦江区推行走村入户排忧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有了电梯之后,上下楼方便多了!”近日,綦江区文龙街道菜坝社区的居民喜上眉梢。 菜坝社区位于綦江老城核心区,辖区内的20多栋老旧单体居民楼之前没有安装电梯。多年来,乘
“有了电梯之后,上下楼方便多了!”近日,綦江区文龙街道菜坝社区的居民喜上眉梢。
菜坝社区位于綦江老城核心区,辖区内的20多栋老旧单体居民楼之前没有安装电梯。多年来,乘坐电梯上下楼成为很多居民梦寐以求的事情。
夙愿之所以实现,得益于綦江区大力推行“走村入户排忧解难”闭环机制。
2019年6月,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綦江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群众、检视自身问题时发现,还存在“群众上来多、干部下去少”等问题。
“长此以往,我们和群众之间就多了一些陌生感、距离感。”綦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綦江在全区上下开展“走村入户排忧解难”活动。其后,区委将其总结固化为“走村入户排忧解难”闭环机制,该机制涵盖收集、研判、解决、反馈四个环节。
“闭环机制贵在一个‘闭’字,只有件件事情有着落,群众才有真微笑。”如今,在綦江,干部“大下访”已是常态。
搭平台建机制:勇闯“吐槽大会”
——让广大党员干部意识到“坐班”的弊病、“串门”的优势,从而走出机关大院、深入田间地头
2020年11月18日,星期三,晚上7点30分。
位于东溪镇一角的文化茶园座无虚席,不少居民甚至提前来抢占位置。
大家为何如此热情?
“因为今天是每周一次的‘茶园夜话’时间,镇村干部会来到这里跟大家一起摆龙门阵,我们有啥问题都可以给他们说。”二居社区居民兰昌平乐呵呵地说。
几个月前,兰昌平在“茶园夜话”上反馈了小区院坝十几年来未硬化的问题。
不到两个月,泥巴地就变身为水泥地,一直困扰居民的出行问题就此解决。
“这样的交流方式很接地气,现在大家都盼着周三呢。”兰昌平称。
这样的夜话会模式源于2019年6月。为了更好地收集社情民意,东溪镇党委书记陈波将目光瞄准了镇上的80余家茶馆。
喝茶,是东溪镇居民自古以来的传统。
一张八仙桌,再摆上几杯热气腾腾的盖碗茶,大到方针政策、小到家长里短,所有信息都可以在茶馆里捕获。
“我一开始也很忐忑,担心走进了‘吐槽大会’。但后面我发现,居民话语间离不开对家乡的爱,大家对东溪镇的发展很关心,好点子也不少。”陈波称。
自此,每周三的“茶园夜话”便被固定下来。
一年多来,“茶园夜话”共收集居民反映的问题239个——小小茶园成为通达社情民意的有效渠道。
除了“茶园夜话”,“皂角扁的龙门阵”、“红色加油站”等民意收集阵地也相继在綦江区建立,群众既当“考官”找问题,又当“参谋”出对策。
此外,綦江区还建立起区级领导攻难点、区管领导包重点和机关干部兜盲点的全覆盖、无遗漏遍访群众机制。
“原来我们是长期在办公室坐着,现在我们是长期在外面走着。村上的干部每个星期都要下村走访,镇上的领导干部每个月也必须下村。”陈波称。
聚合力解难题:“问题楼栋”大翻新
——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单打独斗”到“联动作战”
石壕镇逢春社区3号楼曾是当地有名的“问题楼栋”。
这是一栋由当地国有煤电企业——逢春煤矿在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职工楼。由于房龄较老,不少房间早就出现厕所渗漏、墙体开裂等问题。
“好多人早把房子卖了,搬走了。”居民万泗超称。一旁的老伴忍不住插嘴:“楼上总是突然渗水下来,有时为了接水,我们跑去拿盆都来不及。”
2019年6月,綦江区主要领导在走访时,逢春社区的住房安全隐患引起大家的关注。
随即,区政府分管副区长牵头召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石壕镇、逢春煤矿等单位进行研究,形成会商机制。
“经过专业鉴定,房屋的主体结构没有问题,只需要对3号楼进行加固维修。”石壕镇党委书记池小伟称。
然而在初期,没有一户居民愿意让施工队进场维修。
“大家更希望把房子拆了,领一笔补助金。”池小伟苦笑道。
于是,石壕镇及社区干部多次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座谈会,通过讲政策、作引导、谈利弊等方式,打消群众的抵触心理。
“我是老党员,在这件事上应当以身作则。”明白原委后,万泗超第一个在同意书上签了字。
文章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网址: http://www.zgsqyszzs.cn/qikandaodu/2021/0624/1970.html
上一篇:大数据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路径
下一篇: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社区工作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