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社区医师》栏目设[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收稿方[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投稿方[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征稿要[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刊物宗[06/30]
小康·民生|全民保健时代来了!中国第一代家庭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摘要: 一个医生的10年学习路,也是上海社区医改的进阶历程。 1995年,36岁的陈华从新疆回到上海后,骑着自行车来到华山路1467号报到。她的岗位是新华路地段医院外科医生。我一个女
摘要: 一个医生的10年学习路,也是上海社区医改的进阶历程。
1995年,36岁的陈华从新疆回到上海后,骑着自行车来到华山路1467号报到。她的岗位是新华路地段医院外科医生。"我一个女同志,就在地段医院看看外科的普通病,病人不多工作不累。"陈华对这份工作心满意足,往后余生就像这座城市中的大多数人那样,守着一份能吃饱穿暖的工作,过着不咸不淡的日子,蛮好。
只是她没想到,时代的巨浪已经扑面而来,整个社会几乎不停地在"刷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地段医院医生也概莫能外。后来的陈华,成了中国第一代家庭医生,成立了上海第一个家庭医生工作室,见证了上海人一步步跨入"全民保健"的小康生活。
翻了个牌子,登上了医改第一班"车"
上世纪90年代,上海人看病实施"划片医疗制度",职工定点劳保医院可以选三家,包括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但是,到大医院看病人多、排队时间很长,在陈华的印象中,"好像比现在去大医院看病还要难",所以多数情况下老百姓喜欢去一级医院(也即地段医院)。
在新华路地段医院,陈华每天上午8点看诊,下午5点准时下班。当时地段医院外科接诊的病人数量不多,在门诊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小手术。外资、新技术在彼时的上海已经势如破竹,但是医疗服务领域依然是一派"体制"的氛围,一切都在固有的轨道上按部就班。
直到一块牌子的翻转,这条轨道几乎在一夜间拐了个弯。
2003年,华山路1467号的招牌从"新华路地段医院"改成了"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年,因搬家的原因,陈华工作调动去了长宁区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她到岗前,这里叫作"周家桥地段医院。
图:1994年的周家桥地段医院外景
从地段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名字改动,还有啥不一样?
陈华回答了两个字:颠覆。
"在地段医院我只看外科,内科医生么,只看内科。"几近20年前的事,她记忆犹新:"那时经常有病人跑来说身上这里痛那里不舒服,眼睛看不清,血压又高,所以他来一次就要挂三个号,外科、眼科和内科,因为我只看外科,内科医生只负责看内科病,眼睛的事情还要去找眼科。"
"一个老年病人的症状涉及几个科室,虽然不是很严重,属于常见病,但这样的病人数量还相当多。"陈华说,在基层医院,这是一种常态。
"翻牌子工程"揭开了上海社区医疗服务改革的序幕,改革的初衷,就是建立全科医生制度,让老百姓这些一般常见病能够在"一间诊室"(一个医生处)全部解决,不用再多次挂号,不必东奔西跑。
这在当时,是一桩新鲜事,因为上海人之前只有在外国电影里才看到过"一个医生管理一家人健康"的家庭医生模式。
就这样,陈华成了上海第一批全科医生,登上了社区医疗改革的第一班"列车"。
车轮滚滚向前,自此将陈华推向潮头。
读了10年书,全科服务越来越"高级"
2003年,陈华是上海第一批300名社区转岗医生之一。她回炉了600个小时的全科医学课程,到长宁区中心医院重新做进修医生,在内科、儿科、妇科等等经受了不计其数的考试-实践-再考试,取得了全科医生上岗证书。
从那时起,上海人的头疼脑热、小毛小病开始实现"一门式"就医,像常见病、慢性病这类基本医疗需求在社区"只挂一次号",在全科门诊就能基本解决。
而对于陈华来说,这一次转岗远非终点。一切刚刚开始。
"从那时候开始,我读了整整10年的书,10年里面我没有看过电视,连春节联欢晚会也只能瞄一眼,然后马上又捧起书。"回忆自己与书作伴的这大半生,陈华笑了,"我在家里几乎不做家务,家里人也知道我没空,白天上班,下班回家就是看书,周末就上课,永远这个样子。"
翻开陈华的课表,记者看到了一根颇有意思的时间线。
2001年-2003年:全科医学上岗培训
2004年-2008年:华师大心理学继续教育
文章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网址: http://www.zgsqyszzs.cn/zonghexinwen/2020/0808/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