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社区医师》栏目设[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收稿方[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投稿方[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征稿要[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刊物宗[06/30]
社区医生“没啥花头”?上海阿姨爷叔宁可不搬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国庆前夕,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颇为忙碌,居民们都赶在放假前来看诊、配药,中心主治医师梅卿从早上8时开诊到下午5时门诊结束,几乎一刻不曾休息。 这样的工作规
国庆前夕,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颇为忙碌,居民们都赶在放假前来看诊、配药,中心主治医师梅卿从早上8时开诊到下午5时门诊结束,几乎一刻不曾休息。
这样的工作规律,她和同事们早已习惯。今年是梅卿来到打浦桥的第12年,也是她担任社区医生的第21年。其间,她见证了上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不断完善,亲历了老百姓对社区医生从不信任到依赖的转变,还有应对今年突发的疫情。从业20余载,这位今年42岁的“年轻老医生”,正迎来她职业生涯最好的时刻。
结缘最长的病人并不归她管
坐诊时的梅卿(左)
翻看梅卿的工作日程,家庭医生忙碌的一周展现在人们眼前:两天门诊;一天出诊家庭病床病人;半天用于离休干部和医养结合居民的上门随访。其他时间更为忙碌——上海2016年开展“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来,梅卿目前共签约1180余位居民,提供糖尿病高血压慢病管理、治疗、随访、预防接种预约、居民健康档案维护、65岁以上老人体检以及二三级医院的延伸处方、转诊等各类服务,事无巨细。
“时间最长的一位家庭病床病人,我们2008年就认识了。”当时,梅卿刚到打浦桥工作,这位阿婆和她的老伴都由梅卿负责。不久,阿婆的老伴去世,子女们请她去同住,然而新家超出了梅卿的出诊范围,老人生怕要换走“小梅医生”,宁可不搬家。梅卿得知后,说服老人投奔子女,并承诺自己会继续担任老人的家庭医生。
记者采访时,恰好梅卿的一位签约居民来复诊,老人和他的家人看到“小梅医生”都很高兴。 舒抒 摄
“这件事让我深切感到,只有居民信任我们,才能真正把健康交到我们手上。”居民家的随访日,梅卿平均每天要到访8-10户居民。除了为病人进行体格检查,更多时候梅卿像是一位心理辅导师。“很多老人独居在家,每次量好心跳、血压,就是跟他们聊天、谈心,药物治疗反而是其次。”
梅卿的手机通讯录里已有100多个居民的电话,微信里更是有近200名经常联系的居民。不仅电话24小时畅通,居民有任何疑问都会想到“找梅医生”。对话记录中,有居民发来的验血化验单,年轻妈妈来询问小朋友预防接种的事项,还有因咳嗽、头疼等各类身体不适发来的咨询信息。梅卿从不用语音回复,她说:“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对病人来说都可能是大事,所以我的回复一定要准确,不能让居民有疑惑。”
梅卿
若有战,党员先上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抗疫成为社区医生工作常态的一部分。眼下,每周二梅卿仍需要轮班上门,为居家隔离的居民测体温,还要去集中隔离点值守一天,一去就是整整24小时。
黄浦区今年3月开设集中留验点后,梅卿作为党员主动请缨,要求首批前往留验点进行服务。留验点转为集中隔离点后,梅卿的值守仍在继续,至今已超过半年。回忆起那段特殊的日子时,梅卿形容“有点像行军打仗”。“留验点一确定,第二天我们就上岗,对业务、体力和应变能力都是很大考验。”
一次长达24小时的值守,除了转接人员、测温、送餐,更大的工作量都淹没在每天几百个电话和数千条微信中。隔离人员随时都会询问,何时做核酸检测、何时出报告、何时能离开,还有头痛、喉咙不适、身体不舒服的人在电话那头语带忧虑地描述自己的症状。
“加班常有,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是共产党员的担当。”梅卿说。
梅卿询问病人的康复情况
朴素的小目标
出生于1978年的梅卿是一个地道的上海人。在很多老医生眼中,她仍是一位爱岗敬业的“小阿妹”。“十多年前,居民对家庭医生的概念还不强,总觉得我们就是看病、配药,‘没啥花头’。”现在,小区居民看到梅卿,不仅会主动打招呼,到大医院看诊后,还会把病例、配药单发给梅卿,反过来询问她的建议。
梅卿平时喜欢种花,尤其喜欢多肉植物
梅卿说,其中的转变不仅来自一批批家庭医生的努力,更映衬了上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变迁,尤其当病人费用的管理纳入了家庭医生的业务范围,“不仅当好医生,还要当好财务”成为梅卿和同事们的新目标。现在,每周梅卿都会打开手机中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云管理App”,查看1180余名签约病人的门诊次数、费用支出。“工作量增加了,但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便捷,这是最重要的。”
文章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网址: http://www.zgsqyszzs.cn/zonghexinwen/2020/1030/716.html
上一篇:南安市医院举办第十六期医师论坛
下一篇:凡人善举,邯郸邱县社区医生捐髓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