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社区医师》栏目设[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收稿方[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投稿方[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征稿要[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刊物宗[06/30]
“药开多了浪费” 社区医生18年坚持论“颗”开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不按盒开,也不按瓶开,而是根据不同的病情按颗粒开药。诊所大夫吴英慧坚持18年的这种独特开药方法,在武昌区杨园街道电力新村社区赢得了口碑,有病先找吴英慧成为许多老年居
不按盒开,也不按瓶开,而是根据不同的病情按颗粒开药。诊所大夫吴英慧坚持18年的这种独特开药方法,在武昌区杨园街道电力新村社区赢得了口碑,有病先找吴英慧成为许多老年居民的习惯。
吴英慧(左)正在给病人量血压。
“她给我开几颗我就吃几颗”
3月31日早上7时40分,66岁的吴英慧像往常一样打开诊所的小铁门,穿上白大褂开始坐诊。
老人们起床早,她也习惯早点开门。诊所在电力新村小区2栋1单元102室,居民们下楼就能过来。当天是雨天,看病的人不多。9时30分,居民张慧丽气喘吁吁地跑来,她有点头晕,要吴英慧给她量一量血压。
“您坐着休息一下。早上吃药了没有?还是我上次给你开的那种吗?”一边为张慧丽量血压,吴英慧一边开口询问。高压160、低压120,吴英慧感觉不对,问:“你什么时候吃的药?这个药是给你换过的,一大早不应该有这么高。这个降压药一起床就要吃。”原来,张慧丽半小时前才刚刚服药。
看见有人采访,78岁的张慧丽不住地向记者介绍吴英慧:“降压药很多,疗效也因人而异。吴医生开药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她不是一瓶瓶开,她会先开一点,让我试试。有时候是她给我开几颗我就吃几颗,吃完再来找她。”
吴英慧的抽屉里塞满治疗牙齿、心血管、肠胃等多种疾病的药盒。如果不是说明书半露在打开的药盒外面,一般人不会发现,这些药盒里基本都只剩一部分了,有的只剩下半板。
2004年从铁四院医院退休后不久,吴英慧在电力新村小区开了这间“武昌吴英慧西医内科诊所”。这是一个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小区里老人多,且家庭条件大多不好,“药开多了放在家里,非常浪费”。
吴英慧取出一盒治疗过敏的特非那定片,这盒药共12颗,她把药板剪成两片,每片6颗。她一般开3天的量,一天两次、一次一片,刚好6颗。吴英慧说:“我是想着能为老人们节省一点,所以按天数论颗开药。有效果不浪费,没效果我再及时换药。”
多年来,居民生活条件逐步提高,但大家都养成了三病两痛找吴英慧开几颗药的习惯。吴英慧说:“健康是老百姓的大事,我希望老人们能花小钱办大事。”
吴英慧挂着听诊器,拿上伞和血压计上门看诊。
“一个电话吴医生就会上门”
上午11时,吴英慧的手机突然响了。接完电话,她挂着听诊器,拿上伞和血压计准备出门。
常年在社区为居民治病,血压计是吴英慧不离手的重要检查工具。“老人们的主要病症我都清楚,吃的什么药我也有印象,应该问题不大,先去看看血压。”吴英慧说。
打来电话的是居民杨木香,她感觉身体有点不舒服,想要吴英慧上门看看。路上行人不多,但认识吴英慧的居民都会热情地跟她打招呼:吴医生好。
熟门熟路,在社区里拐了几个弯,她爬上5楼杨木香家。
杨木香今年74岁,独居。3月8日晚上8时,吴英慧接到杨木香的电话,杨木香感觉不舒服。描述完症状后,吴英慧建议她赶紧去医院。医生要求住院,杨木香直到16日才回家。31日当天,她刚去医院送了化验用的尿样,虽然结果下午才出来,但杨木香有点担心,她想让吴英慧给她看看之前的化验单。
尿样中肌酐和蛋白的指数偏高,杨木香的肾脏出了一些问题。吴英慧宽慰她:“您放心,化验单看起来没有其他大问题,下午的结果出来后您再拿到我诊所看看。”看完化验单,吴英慧又给杨木香量了血压,血压正常。
杨木香说:“住在我们小区的老人,只要一个电话吴医生就会上门。她手机24小时不关机。只要她说没问题,我心里就有底了。”
虽然有自己的诊所,但吴英慧并不是什么病都看。她大多数时候还是做健康咨询工作,根据症状给予就医建议、教老人们调整饮食结构、教老人的子女们护理方法。平时的咨询都免费,上门服务也不额外收费。吴英慧说:“老人们不到迫不得已不会麻烦我,我上门也不能让他们有心理负担。”
吴英慧把药板剪开,论颗开药。
“我们都把吴医生当朋友”
社区为更好服务居民,每周都要安排义诊服务。2020年以来,吴英慧主动接下这个工作。每周二上午9时-11时,吴英慧都会准时出现在党群服务中心,她自己诊所的门上则会挂上“11点后再来就诊”的牌子。居民们也养成了习惯,大家会自觉过去排队。
文章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网址: http://www.zgsqyszzs.cn/zonghexinwen/2022/0411/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