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青春在战疫线发光!上海医学生在宿舍变身流调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立志“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在上海疫情防控战中,一群医学青年化身“党员红”“天使白”“守护蓝”,奔波在疫情防控和志愿服务的第一线,用行动践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立志“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在上海疫情防控战中,一群医学青年化身“党员红”“天使白”“守护蓝”,奔波在疫情防控和志愿服务的第一线,用行动践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使命,青春在战疫一线闪光。

变身流调“侦察兵”,宿舍是“战场”

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支笔、一张纸,宿舍成为“临时流调办公室”,也成为上海交大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闫雨蒙的“战场”——3月以来,她与老师、同学一起作为流调志愿者,为申城战“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宿舍空间不算宽敞,闫雨蒙和室友都是流调志愿者,有时因为负责的案例不同,为了互不打扰,两位姑娘就一个在桌前,一个在床尾拨打电话。每位流调对象的行程轨迹、生活习惯都不同,涉及的密接有多有少,遇到年龄大的老人耐心倾听、及时安抚,遇到不配合流调的对象则尽最大的努力取得信任……最复杂的案例,一个团队甚至要花上10个小时才能完成全部流调流程。

近一个月的流调志愿工作中,闫雨蒙真切感受到因为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流调的任务特别是在轨迹、疫苗接种、防护措施询问方面轻松了许多,但她和队友丝毫不能松懈,因为大家明白这份防疫“侦察兵”工作越是做得早、快、准,越能尽快寻找到传染源头,找出密接和次密接人群,便于后续工作开展,从而有效控制疫情传播。

在交大医学院的校园里,这样的“临时流调办公室”有很多,学生志愿者在各自的寝室开展流调工作。自3月以来,已有89名学生主动请战,参与上海多区的流调工作,以专业知识、多语种语言优势协助申城战“疫”。

黄玥发挥外语学习优势,累计完成十余例外国人的全英文流调,并参与起草和完善了针对外国人流调工作手册和流调信息采集表;范抒磊做过一名派送员的流调,在获取密接名单时遇到诸多困难,面对派送员们的焦虑和压力,她耐心联系、反复沟通,经历3个多小时终于顺利完成任务;史书晓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流调工作,收到许多流调对象的后续联络反馈。由她撰写的流调故事《星辰》,以平实的语言讴歌抗疫期间的人间真情。

这群将服务于人群健康的生力军投入一线流调,在特殊时期彰显新时代医学生的担当。

“我行,我可以!我是‘大白'战士”

非常时期,从校园到社区,医学生穿上“大白”学着前辈的样子,守护着这座城。

交大医学院21级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徐扬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4月24日开始为虹口社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她的团队至今已完成16万余次的采样量。“能为居民做点事,是值得骄傲一辈子的事。”徐扬说,2020年曾有幸在瑞金医院欢迎驰援武汉的英雄回家,师长们“不是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她,如今有幸接过接力棒,必全力以赴。

“如果不是我,那应该是谁?如果不是现在,那么更待何时?”从医学生到医务工作者身份的转变,这群医学青年走上社会、走进社区,这比有关战疫的书本更立体,比临床更真实,这堂独一无二的实践课,让学医的价值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3月9日到4月30日,52个日夜,对95后外科学博士研究生潘文锋来说,是参与抗击疫情志愿服务的52天,将近500小时的志愿服务。他经历了多条志愿服务战线,从线上到线下,从社区守护员到科普宣传员,“因为淋过雨,总想为别人撑伞”,这是他服务的缘起和坚持的信念。“瞧,这孩子真年轻,也来帮忙做志愿者呀!”听到夸赞,潘文锋很自豪,“此时正是需要我们青年人出列的时刻,我们就应该站出来,服务人民,共克时艰。”

家住闵行区浦锦街道的交大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朱涵菁,因为小区被封控而不能和前辈们在医院冲锋陷阵,但这并没有阻碍她的一腔热血,她不仅在小区挑起核酸采样任务,这名95后医学生还在不经意间成了整个小区的“家庭医生”。

“3月18日第一次做核酸筛查的那晚,就开启了我的志愿服务时光。”朱涵菁当时是以小区居民的身份排队做核酸,做完核酸,她主动向采样医生请缨——“我是交大医学院的医学生,我也会核酸采样,需要我帮助的话,我可以立马就换好衣服去上岗。”一句“立马”,让大家记住了这个小姑娘。慢慢地,居民们知道了小区里有一位志愿者,是交大医学院的研究生,而且非常热心,所以有紧急情况时,居民们会第一时间在小区业主群中咨询,朱涵菁也总是第一时间给予帮助。


文章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网址: http://www.zgsqyszzs.cn/zonghexinwen/2022/0505/2473.html



上一篇:朝阳南磨房临时管控区有支特殊医生服务队
下一篇:新股前瞻 | 专注医生社区,梅斯健康“逆风”递

中国社区医师投稿 | 中国社区医师编辑部| 中国社区医师版面费 | 中国社区医师论文发表 | 中国社区医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